一、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起诉的
在涉及到借款合同诈骗犯罪活动的情况处理过程中,启动诉讼程序应当严格依照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之规定执行,具体操作方式是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具备相应法定格式与内容要求的书面起诉状,同时为符合程序要求,应根
1.原告与被告双方的基础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等;
2.明确的诉讼请求,即原告期望被告能够归还借款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同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
3.详尽的事实与理由阐述,包括借款合同的签署、履行状况,以及被告实施的诈骗行为等;
4.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及来源,包括借款合同、资金流转记录、证人证言等;
5.引用适当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诈骗罪的相关条款。对于需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相关规定,重新组建合议庭进行审理。总而言之,在处理借款合同诈骗案件的诉讼阶段,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具备上述要素的书面起诉状,并根据被告方的数量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若确实存在书写起诉状方面的困难,也可选择以口头形式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借款合同诈骗怎么定性
关于合同诈骗罪,这是一种基于非法占有的目标,通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欺骗手段来获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这种行为的金额较大才能构成犯罪的刑事罪行。
这类犯罪特点在于,行为人有明显的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其次,行为人在与对方签订、履行合同时确实采用了欺诈手段;
最后,只有当合同诈骗行为造成的被欺骗方损失达到一定的数额时,才会被认定为犯罪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的相关内容,此类犯罪的量刑标准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档次为金额较小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责令缴纳罚金;
第二档次为金额庞大或情节严重者,需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附加罚金;
至于第三档次,便属于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涉及到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的处罚,并且还需要支付罚金或被判处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借款合同诈骗立案条件规定有哪些
金融贷款诈骗的立案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犯罪嫌疑人需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务的明确意图;其次,犯罪分子需要进行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行为以获得非法利益,例如捏造无法还款的虚假理由、夸大其自身还款能力以及隐藏真实的经济状况等不实信息;再次,此类事例涉及的金额通常较高,通常而言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而设定的法律规定,需符合特定数额要求,这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大约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人民币不等;最后,犯罪分子必须具备诈骗的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无力偿还债务或者根本无心还款,却仍然签署相关借款协议以获取资金。综上所述,对于是否构成金融贷款诈骗,需要对上述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证据进行判断,进而决定是否启动立案程序。
借款合同诈骗案诉讼,需依《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提交书面起诉状,含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及法律支持。可口头起诉,法院记录传达。需提交副本,困难可口头诉。法院依规重组合议庭审理。总之,须提交完整起诉状及副本,或口头起诉。